2019医健投资预测:资金收窄、热度降温、新的拐点?采访了10位投资高管,我们发现这些信号和机会


作者丨天一

昨日,燃石医学宣布完成总额8.5亿元C轮融资,北恒生物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而此前一天,先为达生物同样宣布了2亿元轮融资喜讯。此外,智云健康、妙手医生、思派网络、太美医疗科技等等此前也因大额融资消息一度霸屏。

2019开年至今,我国医疗健康市场似乎融资消息不间断。贝壳社统计了2019年以来较典型融资案例,发现亿元级别融资数约达20起,其中交易金额在5亿元以上有8起,占比达40%。

2019年1.1-2.14日亿元级融资案例汇总

(不完全统计)

图片1

 图片来源:贝壳社

回顾整个2018年,公开数据显示,全年国内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事件为695起,融资规模超138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近2000万美元。无论融资数量还是资金规模,2018年医疗健康资本市场表现远超2017年。

从目前趋势来看,2019年医疗健康资本市场开端似乎并不逊色。但,2018年盛况是否将能够延续?资本寒冬是否真将继续在医健市场外徘徊?新的一年,资本风口又将是哪些细分领域?

值此开年之际,贝壳社采访了十位医疗健康领域投资高管,以资本的实战经验和一线视角,探讨2019年医疗健康资本市场走向。

采访中,我们发现IVD、孤儿药、海外权益引进、医疗信息化、健康/重疾险等细分赛道是许多机构关注的重点。但也值得注意的是,资金收窄、热度降温、谨慎、保守、理性、两极分化等也是本次采访中所出现的高频词。

当然,有机构表示,对优秀团队来说,市场的冷静未必不是好事;也有机构认为,新的拐点或将在2019年出现。

投资大咖说

赵晋

济峰资本 创始合伙人

2019年是趋于放缓的一年,基于国内外大环境,我们会更加谨慎。但另一方面,也会有更多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投资机会出现。

具体细分领域上,如器械和诊断方面,我相对看好体外诊断,其中分子诊断、POCT、癌症早筛等用新技术解决临床和医疗实际需求的,我们会更加聚焦和关注。

分子诊断上,我们比较看好拥有成熟产品的细分领域龙头;POCT方面,我们更关注产品线,看好市场广泛和销售能力强的企业。此外,我们持续看好器械的进口替代趋势,关注品种较大的器械,以及未来有潜力成为大品种的创新器械公司。

医药领域,一方面我们比较关注产品线是否满足临床需求,或者拥有较好的孤儿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局限于中国,海外一些有特色的公司,或者肿瘤方面的一些相关布局,我们看得比较多。创新方面,我们关注肿瘤免疫、溶瘤病毒、抗纤维化等较有创新性、在细分领域有重大突破,同时能够快速发展的项目更多一点。

此外,如果拥有高品质、高规格的制剂,或者首仿能力特别强,而且首仿品种在未来几年内,很难有别的公司来超越,其门槛相对来说会较高,我们也会继续关注。

李杨

普华资本 董事

2019年,政策对罕见病药企税收进行减免、动态更新目录等,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并提高灵活性,这块我们会结合海外市场重点关注;在一些较有创新性、性价比极速提高的IVD领域,我们也将继续深耕。整体上,还是偏向于更精准、成本更低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不可忽视的还有结合基层、专科专用市场的新型设备、器械,以及与金融相关的商业保险赋能业务。

而从资本市场来看,挑战依旧很大。

整体来说,资金肯定收窄,因此研发驱动型企业要考虑周期、风险的可控性,销售爆发阶段的企业要尽快获得资金储备,占领市场的同时要更关注有效交易和持续交易。

项目上,由于监管层对商誉的关注、二级市场不稳定性、科创板推出等因素,一些退出渠道还待商榷。因此我们看项目时,除了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外,还会花大力气和企业探讨合理的资金储备、使用和市场、资本运作方案。

我认为,在业务专业度基础上,对市场环境敏感的团队,会更有竞争力。

吕晓翔

泽悦资本 创始合伙人

我对行业大势的判断是,未来医疗大健康领域头部企业排名将会与目前有很大不同,引领行业新生态的企业会脱颖而出,这个趋势拐点在2019年可能就会出现。

其背后的逻辑是医疗健康生态环境将彻底颠覆,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加速建立。未来的赢家将是更早看到这一变化的企业,他们能够敏锐感知市场需求变化,精准判读政策逻辑,基于突破性技术,建立新规则,创造价值。

2019年,医疗大健康资本市场的趋势是,市场规则改变和技术突破带来的双重新赢家的产生,能够帮助中国医疗体系提高生产力的项目将会受到资本的青睐。具体细分领域包括:

1)进口产品占比高的子行业,由于医保持续控费压力推动“国产替代”的大爆发;

2)一些新兴的治疗领域,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3)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医疗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

4)分级诊疗大势下的独立于医院的第三方平台,包括影像,病理, 体外诊断等。

王丹丹

高特佳投资集团 执行合伙人 

我们长期坚持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布局,覆盖PIPE、并购、PE、VC等全阶段的投资业务。

从VC成长阶段投资展望2019,肿瘤免疫及多靶点联合治疗药物等热点方向,因疗效验证或迎新一轮爆发,罕见病、免疫细胞/干细胞治疗随着政策支持及药物申报路径明朗化值得重点关注。此外,创新医疗器械、与支付改革相关的商保技术及服务三方提供商仍具投资机会。

整体而言,2019年医健资本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阶段布局将继续向VC及并购两端延伸,深耕重点领域投资机会,捕捉相对的确定性。同时,受药械集采、DRGs试点政策、商誉摊销、市场资金面紧张等相关影响,传统仿创药、IVD、连锁医院投资格局或将阶段性重塑,并购整合机会较大,估值也存一定议价空间。

刘云

华医资本 创始人 

随着4+7带来的冲击,上市公司将加快创新药产品管线的布局。我们认为,创新药领域的投资及海外权益引进合作,将是2019年医疗大健康行业的趋势及投资机会。

张松

清松资本 总裁

近年来,生物医疗行业基因测序、基因编辑、肿瘤免疫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持续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我们已经投资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头部企业克睿基因等,接下来将继续关注生物技术领域;同时,我们也看好具有明确应用场景的新技术+医疗结合带来效率提升的模式,如AI+医疗等。

从需求侧来看,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第5个10年,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觉醒、老龄化、二胎放开等社会趋势,将在辅助生殖领域、器械的国产替代尤其骨科领域、精准医疗的IVD领域、健康/重疾险领域等产生一些投资机会。

2019年,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医疗健康作为抗周期行业,在当下宏观环境中一枝独秀,但也存在结构性的调整和风险。

整体来说,投资机构仍会保持谨慎,且越来越理性。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标的企业,头部效应将更为明显。

吴宏忠

天士力资本 医药投资部副总经理 

2019年,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个体化肿瘤疫苗、通用型CAR-T、基于NGS的肿瘤早期筛查、双特异性抗体、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等领域有望引来新一轮爆发或突破。

与2018年相比,2019大健康领域投资热度有一定下降,但也依旧会保持一定的热度。资金会更加谨慎,同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头部资金向各赛道头部企业聚集。

我认为,创新度高、目标市场明确、技术门槛高的创新型项目,以及拥有限制性资源的平台型企业会受到资本的青睐。

李阿芒

京工弘元基金 投资总监

从细分领域来看,医疗信息化与医疗大数据具有很大发展潜力;CRO/CMO的需求量会上升,投资可能也会往该方向倾斜。

创新药与器械的投资可能会降温,有优质药品与器械管线的创业企业被并购的概率在上升。此外,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可能会更细分,更看重适应症与靶点的选择,老药新用也会是投资热点。

于芳

北极光创投 投资总监

2019年,我们认为技术创新仍然会引领行业,特别是新药研发,生物技术,AI的发展等。

区别于热度不减的美国医疗健康行业,2018年下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热度开始明显放缓,不排除2019年继续冷静放缓的可能,特别是部分人民币基金投资活跃度的下降。

市场的冷静,反过来会给优秀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崭露头角的机会,未必不是好事。我看好具有现金技术优势和特点的创新项目,以及扎实和具有执行力的团队。

范志强

贝壳社 创始合伙人

近几年,医疗政策部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覆盖早中期及上市并购全周期的资本均很活跃,行业表现出较高的热度。

贝壳社作为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创业生态平台,见证了无数创新型优秀企业的成长,我们非常荣幸。贝壳基金作为一只早期投资基金,过去四年投资的赛道企业优势已逐步凸显。过去一年,我们在肿瘤免疫治疗、消费级基因组、微生物组、单细胞诊断、新型抗体、基因组数据等领域布局的企业,均获得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认可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掘医疗领域的早期创新型新技术企业,包括海外领先技术的国内布局。投资上,我们将偏向与现有投资企业协同、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重点关注未满足临床或市场需求的赛道,如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合成生物学等。

我们持续看好真正拥有扎实的领先技术、能精准切入细分市场的优秀创业队伍。

(以上机构顺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