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之路:2019真实世界研究峰会圆满落幕


2019年5月3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第三届真实世界研究峰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届真实世界研究峰会聚焦真实世界证据(RWE)在中国的落地,以“实践之路”为主题,邀请国家RWE政策相关部门领导、国内RWE专家院士、国内外制药企业医学部负责人、大数据公司高管共聚一堂,畅谈真实世界研究在践行证据驱动营销、强化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道路上,如何高质量的提供价值转化。此外,与会专家还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刚刚发布的关于真实世界证据相关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和讨论。

会议亮点:大咖共话CDE真实世界证据新政策

5月27日,CDE刚刚发布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征求意见稿)》,指出罕见病、儿童药、中药医院制剂研发将接受真实世界证据,利用真实世界证据用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可能的一种策略和路径。在这次峰会上,各位领域大咖也就此政策的发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图片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认为,真实世界数据与验证性研究有机结合,形成证据链,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可以用回顾性数据提出关键问题,用前瞻性的真实世界数据,在把很多因素排除的情况下,得出一些相对确切的结论,最后再进行验证性研究,如果和真实世界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就可以形成一个证据链,为证据的可靠性提供很好的支撑。”刘院长讲到。

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韩屹研究员认为,如果在疾病做临床试验非常困难,而且超适应症使用证据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真实世界研究,“真实世界研究最大的用途是帮助我们开启一些想法,展现出相关性的一个新的方向,但要想确定因果关系,个人可能还是更加倾向于RCT。”韩屹研究员表示。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宝博士认为,政策的发布是和目前大环境相适应的,在如今的靶向药治疗时代,很多药物可以跨病种治疗,如果不同疾病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想要判断一种药物是否可以跨病种治疗,传统的临床试验是非常难的,而真实世界则可以为我们带来大量的、潜在的可分析的点;另外,对于一些疾病,如罕见病,可能暂时没有办法得到非常有力的临床证据,可以利用真实世界发现潜在的点,然后用临床试验去证实。

IQVIA真实世界洞察组资深流行病学专家殷铮表示,不管是罕见病还是非罕见病,对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从医学或临床角度有一个很强的背景做支撑,也就是有了很重要的发现后,再去找真实世界证据,尽量避免在某个时间,被政策所刺激而去进行真实世界研究。

以上是各位专家对于新政策的态度和观点,除了对新政策的解读,与会专家讲者还各自进行了精彩的话题分享,以下小编提纲挈领地总结各位专家讲授的核心内容,希望您即使在没有亲临现场的情况下也能有所收获、有所学习。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代涛

图片2

代涛主任以“精准医学研究进展与思考”为课题,从精准医学的内涵、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三部分系统全面的解读了中国在精准医学中的发展与思考,他指出:精准医学体系是多领域高度集成,集合了现代医学科学和信息科技发展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代涛主任提到近几年精准医学不断产出新成果,在液体活检、免疫疗法、单细胞、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和基因图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内外科学家围绕“精准医学”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研究,利用组学技术进步和测序成本大幅度降低的窗口期,抢占估计医学和健康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 厚磊

图片3

厚磊研究员分享了流行病学数据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提到健康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慢性病防控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起关键作用。慢性病防控策略已由4×4策略升格为5×5策略,即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精神卫生疾患等5种疾病和不健康饮食、烟草暴露、空气污染、有害酒精使用、缺乏身体活动等5大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控。依托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国家级监测系统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对于科学预见2030年我国能否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支撑健康中国2030规划相关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处长 张勘

图片4

张勘处长分享了“数据科学推进医疗管理创新”的精彩议题,从患者、药企、研究者等角度分析了真实世界研究的价值。

此外,张处长通过案例分享了在制药公司和健康技术评价(HTA)真实世界证据应用,指出制药厂和HTA机构都在投资、开发RWE资源,为了各种目的采用真实世界证据(RWE ),从公司角度,采用历史性数据,认识到使用真实世界证据的益处,可帮助公司认识到对药物获批的阻碍在哪和获得返还性收获;对HTA 机构而言,RWE能有助于他们认识药物的效果或效力或实效性及来自病人角度方面的益处。并提出未来要在如何更频繁利用真实世界证据(仅6%的真实世界证据被利用),以及如何衡量真实世界证据在评价药物或决策中所占分量,这两个方面对RWE进行探寻和工作。

最后,张勘处长指出,来自其它数据来源或研究设计的健康数据是否符合RWD资格,要根据利益相关者所采纳定义分类不同而定。不同背景下恰当使用真实世界相关的数据、研究及证据的方法,需要获得共识,需要明确术语和应用。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副处长 黄亦武

图片5

黄亦武处长主要针对真实世界证据推进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方面进行了分享,指出医疗器械具有品种和技术多样性、使用环境复杂性、迭代更新快速性等特点。利用真实世界证据评价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来支持监管决策,非常契合医疗器械这些特点。我国已启动相关工作:

一是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接受境外临床数据用于产品注册,支持拓展性临床试验,其安全性数据可用于注册申请,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确保对上市医疗器械进行持续研究,及时报告发生的不良事件,评估风险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上述措施已列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稿;

二是2019年1月1日实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对上市产品真实世界数据收集、评价明确了要求;

三是《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列入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

四是由中国牵头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协调项目成果文件草案获得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论坛(IMDRF)与会成员一致同意,顺利进入全球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但是,在利用真实世界证据推进监管工作中,我们仍然有许多政策和技术难点需要完善、协调和克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刘保延

图片6

刘保延研究员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分享中,讲述了中医真实世界的历程,介绍了中医药大数据中心与健康云平台的构建,指出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的基本模式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核心是临床科研一体化,根本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主要形式是医疗实践和科学计算交替。刘保延研究员提到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几个关键点:数据的获取、数据的质量、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数据分析利用,并对这几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药师 王大猷

图片7

任何药理上有效的药物都有危险,在药物上市之前,并非所有的危险都能知道。王大猷教授在会议上讲授了药物警戒的由来,提到药物警戒是在最重要的历史性的药物安全问题的发生和处理中成长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悲剧的直接结果是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向管理部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上报系统。同时公众的期望也在日益增加,他们不能接受在药品安全问题上的模棱两可。经历了普拉洛尔、苯恶洛芬、口服避孕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COX-2抑制剂等里程碑式的药物安全问题,不断总结,不断获取教训,不断加深认识,终于在本世纪初逐步形成了药物警戒的科学概念。

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韩屹

图片8

韩屹分享了真实世界数据在市场准入中的应用,指出近十年来,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医疗资源的严重紧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国家都面临着优化并且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挑战。如何准确评估创新药物的实际价值是每个医疗体系都必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真实世界数据的使用已经逐步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并成为医疗技术价值评估中的重要手段。市场准入作为目前创新医疗技术商业成功最关键的战略考量,真实世界数据的应用就更为突出。通过回顾真实世界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实例分析,展示其在市场准入策略中实战应用。

IQVIA(艾昆纬)真实世界洞察组资深流行病学专家 殷铮

图片9

在谈及真实世界证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时,殷铮博士提到在世界范围内,真实世界研究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几家药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区使用真实世界证据支持新适应症以及扩展适应症申请,并且成功获批。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发展迅速,需求巨大。首先,国家对于医疗大数据的政策以及业内对于真实世界证据的关注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其次,国内医疗大数据不断增加和完善,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真实世界研究需求。第三,由于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势,药厂也在积极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在我国使用真实世界证据发表的文献逐年增加并且覆盖了广泛的疾病类型。然而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国也面临六大方面的迫切需求:数据质量及可用性,统计研究方法,IT技术从创新到应用,国家统一标准,法务合规和隐私保护,以及人才需求。

“因此,我们期待各界更广泛的合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评价框架,促进医疗数据使用与真实世界证据产生过程中的规范化与合规性,加快RWE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培养,使得更多数据在真实世界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完善。”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发宝

图片10

在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思路的分享中,张发宝博士指出目前国内实际上并不缺数据,主要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平均国内一个研究只能产出1-4篇研究成果,而国际上,平均一个临床研究,能产出5-20篇研究成果,差距极大。从数据中挖掘出产品的价值,亮点,精准适应人群,产品的特征,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因此,需要有一整套的数据挖掘思维与方法学,张发宝博士提到梅斯针对数据挖掘提出六维三度方法学,能够从不同角度挖掘产品的深度特征,精准人群,产品特征与模式,从而为产品提供更丰富全面的证据支持。

临床研究难逃问题守恒定律:科学带来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图片11

图:房澍名博士

房澍名博士表示,“一直以来,随机对照研究(RCT)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因其具备临床科研设计有四大原则:随机化、设立对照、盲法、基线可比性,是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石,是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RCT研究具有无可厚非的科学性,然而,科学只是一种方法学手段,而不是目的。RCT研究逐渐表现出设计过于理想、抽样局限性以及安全性数据不充分的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实世界研究应运而生,而且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真实世界证据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数据获取和研究方法。数据获取可从多方渠道进行获取,比如电子病历,医保数据库,电子设备,患者登记项目及手机软件等。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的洞见。真实世界的大数据数据研究成就了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项目(KSCDC),收获了学术大满贯。同样,基于APP的大数据同样可以在JAMA发表,2017年研究人员利用来自APP的10,000 名受试者的数据分析其生活作息与肥胖的关系。因此,在挖掘数据背后价值时,我们需要从寻找因果到发现相关、从理想状态到展现现实、从回答问题到提出问题、从理论有用到实际有用。”房澍名博士强调。

建设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实践真实世界研究的数字生态

图片12

图:周欣主任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周欣主任分享了大型综合医院临床研究实践之路。周欣主任指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患者数量多,疾病谱系广,有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我国尽管有着丰富的临床资源,却严重缺乏大规模、有影响的临床研究工作和成果。目前,临床科研工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被动式科研,临床与科研无法实现有机结合,数据不可控以及缺乏科研影响力。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紧接着,周欣主任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华医院建设有独立运营的临床研究中心(CRU),通过六大模块运作,包括项目管理模块,方法学支撑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质量风险管理模块,项目转化模块和培训及对外交流模块,整合医院现有临床与基础研究资源,为涉及人体的临床研究提供管理及技术支撑。中心配有专职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专家,数据管理人员和临床研究协调人员等,为临床研究提供高效高质的技术平台服务。同时,开展数字化科研,建设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全流程设计,打造临床研究与临床诊疗的无缝闭环,营造真实世界研究的数字生态。”

立足真实数据,全面反映临床诊疗过程

图片13

图:赵耐青教授

来自复旦大学生物统计教研室赵耐青教授以“真实世界数据中与可信性,可行性和支持药物研发的相关问题考虑 ”为题,从临床真实世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药物研发等多方面的解读了真实世界研究的问题和思考。赵耐青教授提到,真实世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是能否成为有价值可信的RWE的关键的第一步,数据可靠,真实,证据要求可信,不是所有的真实世界证据可以用于支持药物研发的。一般而言,严格把控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前瞻性研究的结果为最终依据是相对比较可信的。同时,在药物研发考虑适应症时,可优先考虑罕见病以及一些中药医院院内制剂所适合的适应症。

同时,赵耐青教授强调,“最近ICHE9给出的新的增补:ICH E9/R1,对当前临床试验设计提出一个新概念—Estimand,主要是概述六类伴发事件的相关处理原则。临床研究中较为常见的两类事件如下:在临床试验后期,由于中期分析或其他研究的结果展示试验组用药优于对照组用药,对照组的对象改用试验药(switch)。rescue medication(补救用药)是一类常见的伴发事件。虽然在增补文件R1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仅提到六类伴发事件,需要在研究方案中定义四个属性:目标人群,目标变量,伴发事件和效应指标。”

迈向精准医学时代,真实世界研究提升产品医学价值

图片14

图:张莹总监

来自第一三共制药公司医学部张莹总监认为,真实世界证据不仅会在新药的研发模式和审批制度的改变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在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精准医学的核心任务,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医学模式:将个体的临床信息和分子特征用来构建一个巨大的“疾病知识网络”,并通过这种知识网络来支持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另外,张莹深入浅出的分享了她曾经运营的真实世界研究案例,如通过对口服抗凝药物的真实世界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这个案例分析了整体研究设计理念,研究成果对产品带来的相关获益。 在ETNA-VTE研究案例中,真实世界研究在产品上市前同步开展登记研究,并在产品上市后提供相关研究证据解答临床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带来充分的证据。

罕见病登记研究:全球实践和中国经验

登记研究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患者登记研究是指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使用观察性研究收集统一的临床或其他数据,以此对某一患病人群,或暴露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人群进行结局评估,该评估可以用于一个或多个预先设立的科学,临床或政策目的。

图片15

图:张善中总监

来自住友制药医学事务张善中总监分享了罕见病患者登记研究的全球实践和中国成功案例。张善中表示,“登记研究是开展罕见病研究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够回答诸多关键性科学问题,改善罕见病的诊疗。通过开展中国戈谢病登记研究,不仅补充了全球戈谢病登记研究中国患者的数据,也帮助注射用伊米苷酶完成了:2014年中国134名患者的再注册和2017年III型25名中国患者适应症的扩展。通过学习借鉴全球实践以及中国经验,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帮助罕见病药物可及性的加速解决上。”

对于罕见病登记研究未来发展,张善中表示,“目前,罕见病登记研究是对上市授权持有人,在风险评估方案中的要求,也是监管法规的要求,比如:儿科患者的治疗和孤儿药,然而现有登记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和资源配置上存在缺陷:比如现有登记研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能导致重复的努力,效率不高,缺乏通用的方案、科学方法和数据结构,以及缺乏数据共享和透明度。如果是孤立的登记研究,很难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链接现象与数据:赋能真实世界研究

当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逐渐深度到医学领域,然而如何将医疗大数据变成可用于研究的数据,变成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如何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医疗大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已成为行业重点攻克的难题。

图片16

 图:弓孟春博士

最后,神州数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疗信息官弓孟春博士指出,“医疗卫生行业的数据量大且数据种类复杂,其中包含的数据价值也极为丰富。在临床实践中,数据和信息安全涉及到隐私保护,而且大数据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涉及到国家的生物安全、国家安全。从数据本身来讲,应该建立行业内的数据使用、共享的机制和规范,只有标准化,才能够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真实世界大数据研究的完整性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