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终面临大浪淘沙,且看医美产业如何从初始化时期迈进规模化阶段
颜值经济的兴起,使医美产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整个行业在资金投入、机构数量上都拔足狂奔,大量机构靠着野蛮生长期的优势赚得盘满钵满,然行业中仍有许多痛点亟待解决。
至2018年,中国医美机构面临大洗牌,市场上屡有倒闭潮的传闻,不合规、还未找到合适发展模式的医美机构开始被市场大量淘汰出局,资本似乎也正在退潮。在这个强者愈强弱者退的关键时期,医美机构该如何抓住机遇避“坑”前行呢?
▼ 投入回报不成正比
长久以来,成本控制的不力一直是医美行业的硬伤,尤其在广告营销的投入上,常常与实际回报不成正比。
以18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主办上市申请的艺星医美为例,其招股说明书显示,艺星医美的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4.05亿元增至2016年的7.23亿元,到了2017年增至10.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净利润由2015年的1300万元一年翻了近4倍增至4920万元,再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1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6%。艺星医美的业务盈利能力也在逐年攀升。2015年至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50.4%、54.2%、53.3%,其中,2017年外科整形手术毛利率更是高达63.5%。
不过,医美行业总被称为“泡沫畸形产业”,尽管毛利润很高,但净利润很低。艺星医美表现一样。2015年至2017年,艺星医美的综合净利率分别仅为3.2%、6.8%、11%。其中,公开资料显示,艺星医美曾存在30起医疗广告违规以及4宗医疗事故。2017年用于罚款、纠纷的支出达到331万元,同比上涨59%。
过度营销不仅导致高昂的费用支出,更对品牌形象、声誉及经营业绩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并非单件案例,而是整个医美行业在探索时期的缩影。
▼ 营销方式改变
近几年,随着80、90后成为增速最快的消费群体,行业服务模式也进一步发生着改变,而互联网的加持作用,则为医美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方式,缩短了机构从获客到成交的路径、降低了获客成本,医美app的出现有效缩短了医美机构和潜在客户之间的距离。但也非一成不变,医美app也在着力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积极与医美机构探索更有效、回报率更高的获客与转化方式。回首2018年,医美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新氧继3月后,又于9月完成当年第二笔7000万美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领投方为兰馨亚洲投资集团,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俄投资基金跟投,曾5次投资的经纬中国此次继续跟投。
对于本轮融资资金的用途,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表示更多地是出于战略和业务发展的角度考虑,具体将用于: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全流程、高品质的管家级服务;新业务的探索和孵化,包括美学AI诊疗体系、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扩大团队,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2013年成立的新氧已然正从初创企业蜕变为医美行业“独角兽”。
资本寒冬已到,美业将何去何从?
IMCI2019第二届国际医美产业创新论坛,C位回归,500+营销、管理、投资、技术等行业专家将于4月27-28日汇聚魔都,指点迷津。
会议详情: http://www.imci-forum.cn/
联系人戴女士:15657916035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