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美金!太美医疗6年不到敲定6笔融资,“大数据+AI”助力医药研发,风口正盛or道阻且长?
年会公布融资消息,太美医疗科技已不是第一次。
2017年初,太美医疗科技创始人赵璐在朋友圈po出一张年会照片,宣布公司已完成1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针对此轮融资,投资方表示看好中国的医药行业市场趋势,总体来说,国家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将促进医药研发、药物警戒、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太美医疗科技在国内已经建立起行业竞争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壁垒,在品牌建设方面,也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而关于融资用途,赵璐表示,公司将围绕核心策略,加强医药研发大平台的建设,此为太美医疗科技的根本;在医药领域的其他需求方进行拓展,例如医药市场营销等。
“近6年,6轮融资”,太美医疗科技似乎从不乏资本青睐。
2013年6月6日成立,仅一年后,太美医疗科技便获凯风创投天使轮投资。到2016年,公司又先后完成A轮和B轮各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中国、凯风创投、北极光创投。值得注意的是,此两轮融资时间间隔仅3个月。
2017年1亿元C轮融资后,2018年4月,太美医疗科技再次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投资方有软银中国、赛富投资基金、晨兴资本、浙商创投、常春藤资本,原股东凯风创投继续跟进。
太美医疗科技融资信息汇总
图片来源:贝壳社
太美医疗科技官网显示,其为生命科学领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洞察临床研究和药物警戒领域,以专业视角和领先技术自主研发系列信息化系统,覆盖临床研究全程。
在业务体系层面,太美医疗科技已落地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电子递交、中心影像、药物警戒、医药物流六大核心场景,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落实到具体产品,则包括eCooperate(临床研究协作平台,CTMS)、eCollect(临床研究数据采集系统,EDC)、eArchive(临床试验文件管理系统,eTMF)、eBalance(随机分组和药物管理系统,IWRS)、eReport(患者报告自身获益系统,ePRO)、eCollege(电子培训系统,TMS)、eSafety(药物警戒系统,PV)等。
赵璐曾分析,在生物医药研发复杂的交互和协作过程中,药品生产方、以CRO为代表的医药服务公司、医疗器械公司、研究者、医院、患者和监管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参与方。而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难点就在于六大参与方之间交互文档、数据等层面的协作。
因此,太美医疗科技还创新性推出临床研究协作理念,以技术构建申办方、研究者、研究机构、患者、监管机构、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协作的平台,赋能相关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新药上市步伐。
基于临床试验研究领域特性,太美医疗科技客户可覆盖传统制药企业、创新型制药企业、CRO、研究机构,已囊括的典型客户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恒瑞、先声等知名企业。数据显示,通过直销方式,太美医疗科技目前已和超200家国内外制药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展开合作。
此外,公司平台年均运行项目1000余个,覆盖肿瘤、常见病、罕见病等数百项研究,而在超500例的太美EDC的临床试验项目中,超过60%为I到III期的注册研究,其中包括已经通过CFDA审批项目。
2018年1月,太美医疗科技eSafety药物警戒系统通过FDA FAERS系统的E2B递交测试,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该测试的系统,获得生产环境使用权限。据悉,该系统中的个例安全报告经翻译后,可自动导出符合ICH E2B数据标准和消息规范的E2B格式文件,并直接递交FDA FAERS系统。
根据FDA规则,产品上市后的安全报告须以电子方式提交,而采用国际通用ICH E2B标准(个例安全报告传输标准)的E2B方式,成为主要提交方式。
也就是说,太美医疗此次突破,意味着该系统可实现以E2B电子化方式向FDA递交上市后个例安全报告,以满足中国制药企业海外业务拓展的相关需求。
4月21日,太美医疗科技又正式发布新一代EDC(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版本——eCollect ®️V。该版本融合了临床研究中实际运用及业内专家的多年经验,能够做到更加简单、强大、高效、可靠,并已拥有ISO、WHO-UMC等国际认证。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eCollect ®️V的一大看点。在操作层面,该版本中DM机器人可实现智能医学编码、AE/CM智能校对、逻辑核查功能,从而可避免问题滞后,降低成本投入等。
“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是大势所趋”,赵璐表示,区别于阿里、腾讯等BAT从技术层面布局的策略,太美医疗科技选择从应用场景发力,在此基础上,持续叠加和融入更好的技术和资源。
到6月,在太美医疗科技北京发布会上,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需求的融合,再次进一步体现。
此次发布的基于多方协作的新一代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平台——eCooperate V,可实现申办方、CRO、研究者、患者、第三方服务商和监管机构等的互联、系统间的数据互通、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透明化临床研究,最近加快新药上市步伐。
智能化方面,太美大脑在太美微服务网关和人工智能引擎、数据等多方面进行布局;与eCooperate V配合使用的“监查易APP”,可自动生成待办事项的任务提醒、智能语音输入、云计算完成数据分析、自动筛选重点审批项目等动作。
“太美医疗正在试水将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图谱等融合进其服务内容”,太美医疗临床研究事业部副总裁马东表示。
据悉,太美医疗科技历经了5次产品迭代,而其差异化优势从第3代开始逐步显现。到第五代eCollect ®️V,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太美医疗科技已构建起区别于国际竞品的特有优势。
“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是全球药物研发普遍面临的挑战,“10年10亿美金”,更被称为新药研发“双十定律”。
在中国,随着新药研发市场的兴起,制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和持续创新阶段。但另一方面,医药行业规范和监管有待完善、临床试验众多参与方协作低效、试验过程繁杂、信息处理量大等难题依旧存在。
因此,针对医药领域痛点,引进信息化解决方案,已逐步成为业内共识。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构建规范、标准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进而更高效地进行药物开发。
资料显示,近几年,在制药巨头的信息化实践中,超过一半与临床试验这一细分赛道有关。在美国市场,有明星企业Medidata和Veeva专注于为药企和CRO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中国,太美医疗科技无疑是药物研发信息化企业的典型代表,百奥知、医渡云、零氪等也是资本市场宠儿。
此外,“大数据+AI”合力解决临床科研需求,也日益成为市场探索路径。
在临床试验中,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是数据清洗,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分层,而AI技术的补充,则可针对数据进行高效智能分析,促进药物设计、药物筛选等,从而进一步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及成本。
当然,在现实实践中,科研临床大数据依旧面临着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孤岛等问题,AI用于新药研发更是困难重重。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曾表示,AI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已显示出重要性和战略性,医疗大数据也方兴未艾。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数据对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但在中国,大数据对制药行业的影响还未感受到急迫的应用需求,医药创新还与国际有差距。
该背景下,我们看到国家顶层政策的完善和稳步推进,我们也看到,资本的热情正刺激着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和突破。
一面道阻且长,一面风口正盛,未来可期。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