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携手并进|至深的相伴,只为成就一份伟大的医健事业
贝壳学社执行校长
贝壳社创始人&董事长
在这个行业里必须得有一个机构来解决「人」的问题,为什么贝壳学社一开始就定位在解决创业者这个「人」的问题,就像朱迅校长所说的产业逻辑的变革或者新商业模式的跑出,现在对创业者的要求和过去10年相比,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在鼓励自主创新这一大环境下的人才要求,所以这便是贝壳学社成立的初心,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去帮助创业者解决真实的创业需求。
我始终认为贝壳学社它也是一个产品,解决差异化问题是我们自始至终在最追求的。目前所有的商学院、培训机构其实没有一个是解决我们创业问题的,就像余国良博士刚才所说成功是有规律的,创业尤其是要被教育的,因为企业在不同轮次或不同发展阶段,都是需要不同能力来加持的,这些是教科书或者商学院MBA教授,没法告诉大家,或者没法回答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邀请到行业内身经百战的创业导师,他们不仅具备横向的商业思维模式(创业经历、投资经验),同时也有纵向的专业认知能力(管理经验、行业把控)和对创业的深刻理解。他们真真切切走过现在创业者所走过的路,对于如何应对挑战有深刻的体会。
目前校董会成员,主要是由中国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家、创业者,还有专家学者、临床教授、院士等组成。我们的导师团队,也是基于不同方向班来设计,匹配到不同的创业导师,其背后就一个逻辑:希望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结合不同行业或细分赛道的创业需求。尤其是我们创新药导师团队,我认为今天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人物都已是我们导师团的成员。
另外一点差异化在于贝壳学社有专业的体系化课程。真实解决在创业过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节点或者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都给它拿出来做分析讲透彻,把其中隐性知识传授给大家。
据统计,我们的大部分学员都是海归,甚至之前就已经是科学家或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都没问题,但如果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去评估,其实有很大缺口,最主要的缺口我觉得技术是一方面,公司管理、团队建设、商业化运营能力也极具挑战。其实到最后企业最大的天花板,就在于创始人本身,因为他的知识短板或者他放不下身段,导致他的企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首先我们对这些创业者设立通用课,把他过去的缺口先补上,至少他对创业是有概念的,他有了这个概念以后,再结合各自的创业领域,像市场准入、临床战略或者客户营销等方面做个性化的课程开发。
以上两点正是贝壳学社有别于其他商学院的差异化所在。
截至目前,贝壳学社已累计培养创始人&CEO250余位,其中有108位校友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达400亿。包括今年我们最大一笔融资超7亿美元的融资,前天一位校友刚融了3.2个亿,还有一位校友大概三年时间估值做到36个亿。有些企业正在冲刺资本市场,所以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贝壳学社的校友正在成为中国医疗健康新势力的主要力量。
另外,贝壳学社于2020年发起成立的校友会经过1年的运营实践,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各地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加大人才和企业加速力度;对接各类资源,鼓励校友深度参与其中;组织各地校友活动,深化校友间的交流联动等等这些加强彼此合作、助力校友事业、发挥学社优势的发展举措,充分发挥着校友会的长效运营机制。
同时,我们在全国主要的一线城市布局校友的创业基地。我们也想通过校友和校董力量来打造从研发端到最后应用端的CXO平台,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也在下一步计划里面,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的设想一步步落地。
在我们的双循环孵化体系里,内循环每个校友都能找到自己的点和定位,外循环其实就是匹配全方位的资源,希望未来双循环体系能够做得越来越扎实,彼此赋能,让CXO平台真正落地。贝壳学社的校友本身就有很好的基础,包括像细胞CDMO平台,像AI制药等头部企业都是我们的校友,在这双循环里我相信合作会更多。
从来都是为了一个人
为了渴望超越平凡人生力量的那个人
这从来不只是为了一个人
而是为了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
这条路上
优秀的你往往独自前行
面对无数次的失败
面对数不清的质疑的目光
进行一次次的尝试
贝壳学社
为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
开启相知·相善·相长·相生之路
文章评论(0)